【AI】 AI瀏覽器如何改變你的上網方式與消費習慣?ChatGPT Atlas 與 Comet 的深度解析
- Alvin Mok
- 54false34 GMT+0000 (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)
- 讀畢需時 7 分鐘
AI瀏覽器的誕生:從工具到助手的進化

過去,我們習慣透過 Chrome、Safari 或 Edge 等傳統瀏覽器上網:輸入關鍵字、點擊連結、切換分頁、自己整理資訊。這種操作方式雖然熟悉,但效率有限,尤其在面對資訊爆炸與廣告干擾時,往往耗時又繁瑣。
到了 2025 年下半年,AI 瀏覽器正式進入主流市場。OpenAI 在 10 月 22 日的線上直播(連結)中正式推出 ChatGPT Atlas,主打「語言上網」與任務代理功能,直接挑戰 Google Chrome 的搜尋主導地位。Perplexity 則早在 7 月率先發佈 Comet,並於 10 月全面開放免費下載,強調智慧搜尋與內容整理能力。
這兩款瀏覽器不只是傳統瀏覽器加上 AI 功能,而是從根本上重新定義「上網」的邏輯。AI瀏覽器不再只是資訊展示工具,而是能理解語言、執行任務、記住偏好,甚至主動協助使用者完成工作。它不只是工具,更像是數位助手。
自 2023 年起,ChatGPT、Claude、Gemini 等大型語言模型快速進化,具備理解自然語言、生成內容、執行指令,甚至記憶使用者偏好的能力。這使得瀏覽器不再只是「顯示網頁」,而是能「理解網頁」,並「幫你完成事」。
AI瀏覽器 vs 傳統瀏覽器:五大差異

AI瀏覽器的核心能力:理解內容與執行任務
1. 理解網頁內容:不只是呈現,而是真正「看懂」
當你打開一篇學術文章,AI可以辨識出關鍵概念、公式與段落重點,並用簡單語言解釋。
當你瀏覽購物網站,它能識別商品名稱、規格、價格與評價,甚至幫你比較不同選項。
當你閱讀新聞時,AI不僅能自動摘要,還能補充背景資訊,甚至指出可能的偏見或立場。
AI瀏覽器能讀取並分析網頁中的文字、結構與語意,像人類一樣理解內容,而不只是顯示畫面或抓關鍵字。這種理解能力來自語言模型的語意分析與上下文推理,能根據語境推斷你的需求。
2. AI瀏覽器的主動補充能力:從搜尋到整合的進化
AI瀏覽器不僅能理解你正在瀏覽的內容,還能主動搜尋並整合多個來源,補充你未明說但可能需要的資訊,讓你獲得更完整的視角。
這種能力不再依賴使用者手動輸入關鍵字或開啟多個分頁,而是由 AI 主動判斷資訊缺口並補上。
使用者只需提出問題或表達需求,AI便能即時搜尋、彙整並呈現相關資料。
AI瀏覽器的搜尋邏輯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關鍵字比對,而是透過語意分析與上下文推理,理解使用者真正想問的是什麼,並主動補上那些未明說卻至關重要的資訊。這種能力讓 AI 不只是「找資料」,而是能「幫你理解、補全、整合資料」,從而大幅提升資訊獲取的效率與深度。
3. 執行操作任務:從「自己做」變成「指令完成」
預訂任務:你只需說「幫我訂今晚 7 點的日式餐廳」,AI就能打開相關網站、填寫表單並完成預約。
購物流程:你可以說「把這份食譜的食材加入購物車並結帳」,AI便會自動搜尋商品、加入購物車並引導你完成付款流程。
內容改寫:選取一段文字後,請 AI 即時改寫成更正式、友善或簡潔的版本,直接在原頁面完成。
研究整理:你可以要求它「幫我整理最近看過的三篇氣候文章,做成一份報告」,AI會從記憶中提取內容並生成摘要。
AI瀏覽器不只是提供資訊,還能主動執行操作,讓使用者從繁瑣的流程中解放出來,只需下達語言指令即可完成任務。
AI瀏覽器的共通功能:Atlas 與 Comet 的共同特徵
無論是 OpenAI 的 ChatGPT Atlas,還是 Perplexity 的 Comet,都具備以下共通特性:
對話式搜尋:用自然語言提問,AI即時生成答案。
即時摘要與解釋:快速理解網頁內容,不需逐字閱讀。
跨頁互動:AI能「看到」你正在瀏覽的內容,提供貼切協助。
任務輔助:從寫文案、翻譯到比較產品,AI都能幫忙完成。

ChatGPT Atlas 的特色功能與定位
ChatGPT Atlas 是目前最具任務執行力的 AI 瀏覽器,由 OpenAI 推出。它不只是加入 AI 功能的瀏覽器,而是以「語言上網」為核心理念,重新定義人與網路的互動方式。Atlas 的設計強調語意理解、任務執行與智慧搜尋整合,讓使用者能以自然語言完成複雜操作,並在同一視窗中獲得 AI 回答與傳統搜尋結果,提升資訊獲取的效率與深度。
Atlas 具備以下三大功能特色:
1. Agent Mode

AI代替用戶執行操作,如預訂餐廳、填表、加入購物車等,讓你只需下達語言指令即可完成任務。
舉例來說:
ChatGPT 能幫你搜尋餐廳並完成預訂流程。
面對多個資訊來源,它能自動瀏覽、彙整並整理成清晰摘要。
在工作場景中,它可以幫你開啟文件、擷取重點,甚至撰寫會議紀錄。
2. Browser Memory

記住用戶偏好與瀏覽內容,提供個人化建議,並支援記憶封存、刪除與無痕模式,讓你掌控 AI 的記憶範圍。
記住偏好與瀏覽歷程:Atlas 能記住你過去的搜尋內容、瀏覽過的網頁、互動過的問題與指令,並據此提供更個人化的建議。例如,若你常查詢科技新聞,它會主動推薦相關主題;若你偏好簡潔摘要,它會自動縮短回應內容。
任務延續與上下文理解:你可以在不同時間、不同頁面中繼續先前的任務,例如昨天請它比較筆電規格,今天再問「那台有折扣嗎?」它會知道你指的是哪一台。
隱私控制與記憶管理:支援封存記憶、刪除記憶與無痕模式,讓你掌控 AI 的記憶範圍。未來可能加入「記憶使用紀錄」與「異常通知」功能,提升透明度。
3. Cursor Chat

選取文字即可請 AI 改寫、潤飾或解釋,直接在原頁面完成編輯,無需跳出視窗或切換工具。
4. Ask ChatGPT Sidebar

Atlas 將 ChatGPT 深度整合進瀏覽器核心,具備語言理解與任務自動化能力。當你在瀏覽某篇文章時,只要問:「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什麼?」或「幫我找相關研究補充」,Atlas 就能根據上下文理解你的需求,即時搜尋、總結,甚至幫你整理成筆記。它的智慧搜尋整合功能更能同時顯示 AI 回答與傳統搜尋結果,讓你自由選擇要快速理解還是深入查證。
Perplexity Comet 的特色功能與定位
Perplexity Comet 是一款偏向資訊探索與學習用途的 AI 瀏覽器,設計理念著重於「理解知識」與「延伸探索」,特別適合研究者、學生與內容創作者。Comet 強調多來源整合、即時摘要與個人化推薦,讓使用者能在單一介面中快速掌握主題全貌,並持續深化理解。
Comet 具備以下四大功能特色:
1. 即時搜尋摘要

整合多個可信來源(如維基百科、新聞網站、學術資料庫),快速理解主題內容。
使用者只需提出問題,Comet 即可擷取相關資料並生成摘要,省去手動比對的時間。
這種「主動補充」的能力,讓使用者不必再開十幾個分頁,而是能在一個視窗中獲得整合後的知識。
2. 專案空間 Perplexity Labs

儲存與整理研究內容,適合長期探索與跨主題延伸。
使用者可以將搜尋結果、摘要、筆記集中管理,形成個人化的知識庫。
專案空間支援標籤分類與進度追蹤,方便回顧與持續深化。
3. Comet Assistant

提供頁面導覽、內容解釋與延伸推薦,提升閱讀效率。
當你瀏覽某篇文章時,Comet Assistant 可即時標註重點、補充背景,甚至推薦相關資料。
它不只是被動輔助,而是主動引導你理解與探索。
4. 新聞推薦與個人化摘要

根據使用者興趣推送最新資訊,打造專屬的知識流。
Comet 會根據你的搜尋紀錄與閱讀偏好,推薦你可能感興趣的新聞與主題。
所有推薦內容皆附有摘要與來源,方便快速瀏覽與深入查證。
消費者行為的轉變:AI瀏覽器如何影響決策與判斷力?

AI瀏覽器的誕生,為資訊獲取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,「一問即得」的體驗大幅提升了效率,卻也悄悄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模式與思考習慣。
過去,消費者習慣親自搜尋資料、比較產品、閱讀評論,並對廣告保持警覺與懷疑,這種主動探索的過程不僅培養了資訊素養,也強化了自主判斷力。
然而,AI瀏覽器如 Atlas 或 Comet,建立在大量資料訓練的語言模型上,其回應往往來自網路上的熱門內容、SEO優化文章或商業來源,這使得使用者接收到的資訊可能已經過濾或傾向某種立場,而非真正中立全面。當 AI 成為主要的資訊入口時,消費者可能逐漸忽略背後的選擇邏輯,失去對資訊的質疑能力。
隨著 AI 越來越聰明,許多用戶可能會習慣「問 AI 就好」,不再親自搜尋、比較或深度思考,進而導致資訊判斷力退化,甚至形成「懶人式決策」:只接受 AI 給的答案,而不再追問背後的依據。AI雖然提升了效率,但也可能讓人失去探索的動力與批判的能力,這是未來不可忽視的風險。
AI雖然提升效率,但也可能讓人失去探索的動力與批判的能力。
結語:AI瀏覽器是否會取代傳統瀏覽器?
AI瀏覽器目前仍在發展初期,但已展現出強大的潛力。短期內,它們與傳統瀏覽器互補共存;中長期來看,隨著 AI 技術成熟與用戶習慣改變,AI瀏覽器有可能成為主流入口。
ChatGPT Atlas 與 Perplexity Comet 正在定義這場變革的起點。未來的上網方式,不再是滑鼠與分頁,而是語言與智慧。



